特稿:论高越概念剧集热潮的回归

天涯飘萍生(DONATINO)2016-11-27 21:22

20161127

曾几何时,人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现象:宇航员和性感的魔灵生活在一起,广告经理娶了女巫为妻,怪物家族搬进一个典型的郊区社群……但是慢慢的,越来越多高越概念剧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魔法和宇宙飞船全都失去了光彩,它们被一种截然相反的类型所取代——那些拼命想要给观众「真实感」的节目。于是,真人秀时代崛起了,而有剧本节目也开始集中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理性化」……我是说,一群办公室职员每天很不情愿地跑到办公室来,但又不真的工作;一个快要死的高中化学教师决定制造毒品;或者一个问题缠身的六十年代广告经理人不是整天喝酒就是到处拈花惹草。

电视人曾多次尝试复苏高越概念剧集,但结果好坏参半。过去十多年曾出现过《迷失》(Lost)和《X档案》(The X-Files)这样优秀的高越概念剧集,但每诞生一个成功者,就会诞生一大批短命的跟风之作。《惊世》(The Event)、《九连环》(The Nine)、《未来闪影》(FlashForward)、《魅影迷踪》(Vanished)……简直数不胜数。当广播网意识到这种模式有问题之后,高越概念剧集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最近。

在本季已经播出的新剧中,《时间永恒》(Timeless)、《好地方》(The Good Place)、《佐恩之子》(Son of Zorn)、《黑洞频率》(Frequency)、《驱魔人》(The Exorcist)和《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都属于高越概念,因为它们的剧情多少都带有一点幻想元素。本季晚些时候,还有《两世奇人》(Time After Time)、《创造历史》(Making History)和《幻友玛丽》(Imaginary Mary)这样的高越概念剧集排队等候播出(虽然《创造历史》和《幻友玛丽》尚未播出就已经被削减了订数)。在播剧集中的高越概念类型——例如《神盾局特工》(Agents Of SHIELD)、《传说》(Once Upon A Time)和CW的所有DC漫画剧(《绿箭侠》《闪电侠》《明日传奇》《超女》)——你已经很熟悉,就不必细说了。

为什么现在会出现一轮新的高越概念剧集热潮呢?

「我想电视是个循环的过程。」《明日传奇》的执行制片人Marc Guggenheim解释说,「幻想类电视(genre)的巅峰时期大概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最重要的标志是《无敌金刚》(The Bionic Man)和Stephen Cannell主演的所有剧集。九十年代是愤世嫉俗的十年,电视上大多是些黑色剧集,但是随着科技的繁盛和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美国人感觉(黑色剧集)不错。接下来的十年受到9-11事件的严重影响,程序型(罪案调查)剧集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剧集多到让人有流水作业的感觉。美国人开始喜欢这样的设定:坏蛋犯了罪,但在每一集结尾都得到了惩罚。」

20161127

2016年绝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幸福快乐的一年,因此观众渴望看到一些能让自己远离反乌托邦社会的电视节目。「高越概念的诞生与人们逃避现实的愿望有必然联系。」《驱魔人》的执行制片人Jeremy Slater表示。《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的执行制片人Jon Feldman则补充道:「这种剧集都有很大的概念,它们不是那种只讲男女情爱关系的小剧集,也不只关注三十多岁的人群。在这个电视的巅峰时代,也许高越概念能直接引起人们的兴趣。我严格遵守好莱坞对高越概念的传统定义,这种是一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的概念。」

制片人Mike Schur似乎也持相同的观点。他的制片生涯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所谓的「低保真」(lo-fi)题材上,例如《Parks and Recreation》和《爆笑办公室》(The Office)。这些情景喜剧本质上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描述某个地方的一群人的故事」。但在《好地方》这种讲述死后生活的古怪喜剧中,「高越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只意味着概念,但是人们身处不同寻常的地方,处理不同寻常的情况(能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20161127

Mike Schur表示,古怪的剧情设定肯定有好处——因为这样通常能让编剧工作变得容易许多。例如,你能说「范围更广的笑话」,「关于一个魔法宇宙的笑话」。问题是,他同时想要让《好地方》看起来更实际,更有现实基础(或者用中国的网络专用名词「接地气」),因为他想在剧中体现「有趣的道德主题」。「我们必须善加利用我们创造的这个世界,因为我们不是毫无理由地创造它。这是一个魔法世界,在一个类似天堂般的地方,但我们希望它保留地球的感觉。我希望该剧达到这样一种效果:你在地球上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它是你的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1127

不是每部高越概念剧集都能百分之百地满足于「高越概念」的称谓,尤其是一些人对这种概念本身还有看法。例如,《神盾局特工》(Agents Of SHIELD)虽然基于Marvel漫画改编,但其执行制片人Jeff Bell却坚称这部剧集不一定被归入高越概念范畴。他说:「我明白这种概念。高越概念能在吸引眼球的一张海报或一幅画中轻易得到解释。但是当我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眼前闪现的是……阿诺德-施瓦辛格和丹尼-德维托是双胞胎。《神盾局特工》生于Marvel漫画世界,但却存在于真实世界。因此,虽然它是一种升华了的现实,但他更像是一部集体剧而不是一部高越概念剧。」

再看《明日传奇》(Legends Of Tomorrow),该剧的概念不可谓不高越:在剧情设定中,一群英雄每天都要穿越时空去追踪神秘的坏蛋。但Marc Guggenheim坚称:「我从未听说有人想要谈论这些角色的超能力。在一部幻想剧集中,这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因为这样能让非幻想迷也乐在其中。要实现这个目标,你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角色导向——哪怕是在最超脱于世的高越概念中。」

20161127

要想让高越概念剧在电视观众中引起共鸣,需要至少一个角色能代表电视观众的日常生活。《指定幸存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恐怖分子炸毁美国国会山」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其主人公(Kiefer Sutherland)却是一个普通人,他从一个普通人突然成为美国总统。执行制片人Jon Feldman希望「观众能通过Kiefer(的角色)的视角来观察这一不同寻常的情况及其生活的转变」,「我希望观众能对不同的事情产生不同的反应,有些可能被他的角色所吸引,有些可能喜欢他传奇的个人经历,而另一些则可能对整个故事中的谜团更感兴趣。」

概念越「高越」,它就越需要脚踏实地……即便故事发生在「地球-2」上。

20161127

《撒旦在人间》(Lucifer,这部剧集描述恶魔离开地狱来到人间生活并帮助警察破案)的执行制片人Joe Henderson说:「你可能很想问一个问题:在一个独特的世界中,剧情中的矛盾冲突从何而来?如果你仅仅依靠单一剧情手段,这部剧集无法成功。瞧瞧《盲点》(Blindspot)。在第一季剧情过半的时候,主要角色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为联邦调查局破案上,当初作为剧情唯一推动力的纹身故事不得不退居幕后。在《撒旦在人间》中,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描述恶魔在处理一系列案件过程中通过与案件相关的各方人类来探索自己的人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恶魔本身)。」

当Sally McKenna开始担任Fox新剧《佐恩之子》(Son of Zorn,这部剧集描述一个卡通角色在真人世界里过郊区生活并与前妻和儿子重建联系)的执行制片人时,她明确表示该剧必须竭力避免剧情设定中最荒谬可笑的部分。因此,她决定用最巧妙的手法来处理最不正常的情况。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意味着她必须忽视这部剧集的基础设定。

20161127

她说:「要描述一个野蛮人的日常行为,你可以说一百万个笑话,但那是不够的。没人想让该剧成为只说笑话的高越概念,所以我们决定集中精力描述Zorn如何与他的儿子、前妻和前妻的新男友进行沟通。我们说的是一个「格格不入」的话题,因此它更加引人入胜。所以在编剧办公室里,我们讨论的故事全都是不称职的父亲、自恋的父亲、感觉羞愧的父亲、对离婚给子女造成影响而内心不安的父亲。我们只不过加入了一些动画层面的东西,让视觉效果看起来更有趣。」

高越概念剧集的热度是否会很快消失?在Marc Guggenheim看来,短期内还不会。过去优秀电视剧大多集中在广播网上,而广播网对待一个新项目的态度总是这样:如果你没有100集的生命力,我们就不要。现在有线网和流媒体平台已经逐渐盖过了广播网的光芒,观众在节目选择上更加自由。作为迎接新挑战的一种策略,广播网对新项目的要求有所放宽——如果一个新项目概念足够诱人,不管它是不是真的会吸引观众,广播网可能不会轻易放过。

Joe Henderson的解释是:「在数千个电视项目中,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我的项目?因为现在正在播出的电视项目实在太多了,你需要高越概念来走捷径。」

关于作者

天涯飘萍生(Donatino),《天涯小筑》的作者兼创始人,资深博客作家,在国内较早开展英语电视剧集(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剧集)的介绍、新闻翻译、点评及推广等工作,并写有大量电视知识专题介绍文章。代表作品包括:《科幻与电视》、《美剧入门》、《一部电视剧集是怎样“炼成”的》、年度《年终特稿》、年度《节目完全指南》等。从2006年至今,天涯飘萍生翻译了95%英语电视剧集的专题介绍资料和官方新闻稿,转发了90%英语电视剧集的预告片、片花、花絮、访谈和宣传片等视频。天涯飘萍生还曾参与字幕翻译工作,代表作品包括:《暗域魔舰》、《探索者传说》、《时间旅人》、《星际之门:宇宙》、《远古入侵》、《梅林传奇》、《恐龙帝国》、《无敌女金刚》、《异种战士》、《武神公主西娜》、《巴克罗杰斯在二十五世纪》等。

文章标签